卫福部提4大解方因应超高龄社会挑战,要用ML找出长照风险个案并造册

卫福部提4大解方因应超高龄社会挑战,要用ML找出长照风险个案并造册

萤幕截图

台湾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卫福部长照司司长祝健芳日前(3/6)於国家高龄科技产业策略会议中指出,卫福部提出4大方法来因应,包括以大数据分析找出潜在长照需求个案,也就是联手内政部设计银发安居指数,以这个指数来预测潜在长照个案、进行造册,此外也要发展阶段式高龄照护科技应用,落实到长照实际场域中,并强化高龄者社区安全防护与居家医疗、改善高龄者社区环境,如提供更便利的交通工具和失智友善环境。除此之外,卫福部也将透过政府出题、产业解题模式,来发展更多高龄科技应用。

以大数据找出长照潜在需求个案,也要造册追踪

祝健芳指出,台湾将於2026年进入超高龄社会,为因应超高龄社会的医疗照护需求,行政院於2021年就发布高龄社会白皮书,要协助高龄者维持自立性和自主性,并将建置高龄友善及安全环境,纳入5大政策目标之一。去年11月,行政院更颁布因应超高龄社会对策方案,要提高对长者的支援、打造友善社会环境,并於2023年展开计画至2026年,预计投入近1,200亿元。

而卫福部也提出4大措施,来因应超高龄社会挑战。首先是以大数据分析找出潜在长照个案,透过机器学习(ML)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如个案健康、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和人力支援等变数,来找出可能需要长照服务的族群,并预测可能需要的服务。与此同时,卫福部也与内政部联手,发展银发安居计画、设计银发安居指数,这个指数包含6项指标,如行动健康、照顾人力、经济与住宅状况、环境便利性与安全性等,卫福部和内政部也将安居指数搭配ML来预测潜在长照需求个案,并用来产制长照风险个案造册。

不只开发模型,祝健芳指出,团队也将持续修正安居指数预测模型,甚至进一步根据不同地区特性,发展相应的模型,来更精准预测需求,让各县市进行访视评估。

4阶段推动高龄科技落地,强化社区安全和医疗照护整合

卫福部提出的第2个方法,是要分阶段来落地高龄科技应用。首先第一步,卫福部会以照顾者为主体,锁定照顾者需求,比如从日照机构分析问题、找出应用情境,来规画导入可用的科技产品,或是透过奖励机制,来提高日照中心品质。接着,第2阶段是建立照顾者和产业媒合机制,比如在政府采购网上架智慧照顾产品、引进国外创新产品,或是扩充智慧长照媒合平台,因为据2021年统计,全国长照服务机构有2,536家,但平台注册只有21家。

有了媒合机制,接下来就是要建置科技照护示范场域,来进一步推广。在这个阶段,卫福部将延伸跨部会科技研发成果,导入至特定机构,来作为示范场域,同时也要将获补助的科技照顾机构,作为示范机构,开放他人经验交流和观摩。最後一步则是复制这些成功经验,扩大至其他照顾场域,比如将示范场域的智慧服务模式,应用到其他日照中心,或是参照社区一对多的照顾模式,来对居家照护这种多对一的模式客制化。不过,这阶段还有个重要目标,也就是提高日照中心的服务对象生活自主能力。(如下图)

卫福部提出的第3个应对方法,则是强化高龄者社区安全防护,以及居家医疗整合。就前者来说,卫福部要改善紧急救援系统,来强化独居老人关怀,比如增设紧急救援装置功能,包括使用者主动回报平安功能、装设按钮让使用者通报紧急状况、新增GPS定位装置,以及对跌倒和不活动的侦测功能等。同时,卫福部也要整合居家医疗资源,来强化高龄者照护,像是要在2027年,完成厂商与医疗机构建置单一窗口平台,并要辅导至少5个偏乡地区,导入整合式照护服务。

卫福部提出的最後一个方法,是要强化社区友善环境,比如提高高龄者交通运输便利性、普及高龄友善且可负担住宅、建立失智友善环境,以及强化灾害防救措施等,来让长者生活环境更完善。

要藉政府出题、产业解题模式发展更多高龄科技应用

不只提出4大解方,卫福部也将透过政府出题、产业解题的模式,来激发更多高龄科技应用。在这个模式下,卫福部锁定3个原则,也就是友善便利、系统整合和服务品质,其中,就友善便利来说,卫福部要导入智慧居家产品,来让高龄者住家环境更友善。而系统整合,则是要打破不同系统的隔阂来整合资讯,比如融合不同运输系统资讯,至於服务品质,是要鼓励照护机构采用科技辅具,来优化照护品质,减少专业人员行政工作的操作时间。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