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细节首度揭露!卫福部揭次世代HIS平台架构雏形,还要建医疗器材平台串IoT资料

架构细节首度揭露!卫福部揭次世代HIS平台架构雏形,还要建医疗器材平台串IoT资料

卫福部

卫福部资讯处处长庞一鸣在7月8日一场研讨会上,揭露更详细的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架构雏形图,由容器化底层(IaaS)、共用中间层(Common PaaS)、由IT中台和数据中台构成的中间平台(Middle Platform),以及应用层组成。其中,共用层包含各类医疗标准,不只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还有未来要导入的国际检验检查编码LOINC和临床术语编码SNOMED CT。另一方面,卫福部也要打造医疗器材平台,来用闸道器(Getway)串接医院IoT设备资料至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不过,下一步,卫福部将与医学中心、地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和SI业者讨论,架构雏形很快将会依据第一线需求来更新。

主流国家次世代HIS发展皆采国际标准,卫福部分析国际医资大厂系统策略

「DICOM是个很好的案例,」庞一鸣指出,目前台湾医疗AI能商品化、推行到国际的,大多是医学影像相关,而这些影像都采国际DICOM标准。医学影像是资讯处理中难度较高的类别,早年台湾对该领域的处理能力不好,因此直接采用国际医学影像设备大厂标配的DICOM标准,「才发展出今日的医疗影像AI,国际化程度非常好。」

然而,这几年台湾发展其他领域的医疗AI,常面临「A医院训练完、B医院没办法用,」这是因为,影像类以外的其他类型资料,并未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因此庞一鸣点出:「所以国际化、标准化很重要,」卫福部在今年展开的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计画,就是要将台湾医疗资料交换标准,改用国际通用的HL7 FHIR,好让医疗应用和研究都能接轨国际。

为展开计画,卫福部先是在去年底成立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专案办公室,首要工作是盘点主流国家如何设计各自次世代HIS平台。他们发现,不论是美国、欧盟,还是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兴起之秀印尼,都采用HL7、FHIR、IHE和DICOM标准,且多数国家都将「加强数据交换与互操性」、「利用AI增加决策支援和分析」纳入发展目标。(如下图)

(图片来源:卫福部)

不只如此,专案办公室团队也研究国际医资大厂的系统策略。他们挑选美国Epic和Oracle Cerner来研究,这是因为,在2023年世界20大智慧医院评选中,有14家就用Epic系统(如德国、法国、丹麦、瑞典、以色列和新加坡等),而Oracle Cerner则是全球市占最高的厂商,根据KLAS 2022年全球EMR市场报告,Oracle Cerner在全球共有近2,400家医院使用,其中1,052家为非美国医院,遍布中东、英国、澳洲和加拿大。

就策略来说,Oracle Cerner的策略是,由Oracle用云端架构全面整合各种模组,并由Oracle持续并购,来让系统生态系更完善(Cerner本身就是被Oracle并购的电子病历厂商)。以更细的系统策略来说,Cerner EHR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患者管理记录、自动化工作流程,着重医疗团队的沟通和写作,来改善整体照护服务。

而Epic采垂直整合思维,逐步采用先进技术、云端资源(如Google、AWS和微软)和AI来解决实务需求。他们的HIS系统设计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本身的资讯和家属病历共同呈现,也将这些资讯和医护互动、预约等功能整合於单一App,可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整进度条,来掌握看诊、住院和追踪治疗等资讯。

那麽,台湾有办法做出以病人为中心、完整归户的HIS(医疗资讯系统)吗?

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雏形出炉,还将打造一套医疗器材平台来串联资料

「一定有,」庞一鸣认为,台湾既然有能力在早年做出自己的标准,就有办法集众人之力,联手产官学打造新一代符合国际标准的HIS平台。

於是,他分析台湾现有HIS服务面痛点,就目的来说,国内HIS系统都是为健保申报和评监而设计,服务范围也以健保申报、评监为优先,医护需求反而成为次要。这种作法虽满足健保申报和评监要求,却缺乏医院整体考量。

因此,卫福部专案办公室根据台湾现况和国际主流医疗平台架构,设计一套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架构雏形,以云端概念来规画,包括容器化底层(IaaS)、共用中间层(Common PaaS)、由IT中台和数据中台构成的中间平台(Middle Platform),以及最上方的应用层。进一步来说,底层涵盖网路、储存、运算、安全和监控等模组,共用层则有各类医疗标准,像是临床术语(如国际疾病分类码ICD-10),以及卫福部计画导入的国际检验检查编码LOINC和临床术语编码SNOMED CT。此外,共用层还有医疗流程中的通用机制,如身分验证系统、讯息交换系统、ETL系统、资料库等。

往上一层则是数据中台和IT中台,数据中台包括资料湖、报告系统和资安分析系统,以及大数据分析和AI处理,IT中台则有效能测试工具、DevOps工具和安全测试工具等。再来是应用层,包含各类HIS相关系统,如护理系统、病人管理系统、病床系统,以及各类行政系统。未来,应用层的运作方式会是呼叫次世代HIS平台功能,来执行相关应用。(如下图)

(图片来源:卫福部)

庞一鸣说明,在IaaS部分,目前国内厂商都有现成套件可参考,往上一层的Common PaaS也是,而卫福部的工作就是要挑选出最适合的套件。

不只如此,他们也规画建置一套医疗器材平台,透过Getway来串起医院IoT设备和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而需要移动的设备,如救护车、巡回医疗车和仪器等,就会透过边缘云(Edge Cloud)来处理资料。(如下图)

(图片来源:卫福部)

庞一鸣也强调,卫福部接下来将与医学中心、区域医院、SI业者和电子五哥一一讨论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架构,因此这次秀出的平台架构雏形图,很快又会更新。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