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AWS 技术长统整 5 大起飞中的重要趋势!

2022 年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AWS 技术长统整 5 大起飞中的重要趋势!

【为什麽我们要挑选这则新闻】AWS 的云端技术服务发展领先全世界。AWS 技术长Werner Vogels 统整出 2022 五大科技趋势,告诉我们从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对未来影响重大的关键技术呢?(责任编辑:邹昀倢)

我们进入到一个转折点。当 AWS 在 15 年前率先推出云端技术之後,云端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到几乎可以覆盖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甚至是外太空。云端让曾经的科幻小说变成科学现实,人工智慧(AI)和机器学习(ML)领域的模型和技术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越来越多以前只能在电影和漫画中想像的场景涌现。

我们正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资料极其多元,对资料的存取可说瞬间可及,而我们以更新、更加巧妙的方式,便能几乎不假思索地理解资料。当然,这些技术并不会取代人类,而是加强我们与世界沟通、互动的方式。2022 年将是在科技进步上更加激励人心的一年,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人类和世界向前迈进。

预测一:AI支援的软体开发隆重登场

软体开发是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也有许多重复性质的工作。2022年,ML将开始在增强软体开发人员的工作流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写出更安全、更可靠的程式码。

自从云端出现以来,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地为其客户带来创新。然而,即使产品交付速度加快,人们仍然在软体开发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

虽然程式设计语言、软体开发套件(SDK)和其它增进效率的工具都有了些微改进,但这些都是微小的演变,目前还没看到有如其他技术那麽突破性地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为未来的软体开发奠定一些基础。我认为像 Amazon DevOps Guru、Amazon CodeGuru、GitHub Copilot 和 GPT-3 等工具是导向未来发展的第一步,其中 ML 可用於开发程式码和软体营运工作流程,帮助开发人员提高效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相信该领域的能力将呈现爆炸性成长。

ML 将让开发人员从程式码查核和错误修正等繁琐、无差别的工作中解脱,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於创造。这些 ML 技术也将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编写复杂的系统,并以多种方式为新型类别的开发人员打开大门。

让我们想像一个场景,开发人员只需要描述他们希望应用程式如何执行,然後各种工具透过自然语言处理,解释他们的请求,并发回功能齐全的程式码。在後端,ML 技术也将检查软体错误,并不断检验软体是否完成其应该做的事项。

这种由ML支援的软体开发将重塑游戏规则,可以让整个组织的更多人帮助定义、建构软体与软体驱动的产品。长远来看,同样的 ML 方法将解放我们的能力,以创造更多用於各种其他领域的可能性,例如媒体创作。我们将看到生成式 AI 技术(generative AI)被更广泛地用於创作电影、音乐和文学作品。

同样重要的是,AI/ML 技术也将以类似的方式协助检测虚假内容、诈骗等层面。2022年将是AI/ML在开发人员的工作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年。

预测二:云端无远弗届,无限拓展

云端将透过专门装置和专用解决方案扩展到各个场域。2022年,我们将看到这些解决方案发挥云端的所有能力,改造仓储、餐厅、零售店面、农场等。 

在供应链和物流领域,我们将旅程的最後一段称为「最後一哩路」,也就是到家门口前的最後一段路程。以电子商务来说,由於位置的不同而存在许多变数,是整个旅程中颇具挑战的部分。例如,在东京繁华拥挤的街道上递送包裹与在美国的乡村道路上递送包裹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 TO 延伸阅读:全面解密 Amazon 的物流大计!从 20 年前开始悄悄布局,如今超越 UPS、FedEx

亚马逊利用Amazon Scout(一种全电动的自动投递装置)创新技术,为最後一哩路的投递开发专用解决方案。云端在最後一哩路也有自己的挑战,我预测将有数个创新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在过去 15 年里,我们已经建立广泛的全球基础设施,拓展至全球 25 个地理区域内的 81 个可用区域(Availability Zone),涵盖 310 多个连接点,为超过245 个国家与地区提供服务。不过现在我们看到云端服务正超越传统的 AWS 区域边界,扩展到网路边缘,或者像电子商务所说的「最後一哩路」。

我们已经见证云端几乎无所不在。在 2022 年将看到的转变是云端在网路边缘变得高度专门化。为了在工厂与仓储、餐厅与零售店面或偏远地区充分展现云端的优势,必须在边缘打造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Amazon Monitron 和Amazon Panorama 这样的专用装置与云端的 Amazon Scout 相似,它们将把云端的功能带到网路边缘以完成特定的工作。

它们带来云端所具备的高度安全、先进功能和交付速度,并且可以放置在几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这些装置不是独自落在某个角落的盒子,而是云端的真正延伸,可以连接云端所有的核心功能。

我们将在 2022 年及未来几年看到云端加速超越传统的集中式基础设施模式,进入令人意想不到且需专门建构技术的环境中。云端将於各位的车辆、茶壶和电视中出现,云端将於行驶在道路上的卡车、运输货物的船舶与飞机等一切事物中出现。云端将遍布全球各地,与地球上甚至太空中几乎所有的数位装置或系统相连。

预测三:智慧空间兴起,尤以养老服务领域为重

2022年,居所和建筑将成为更好的助手与更贴心的夥伴,真切地帮助我们满足最人性化的需求。年长人士将会是在未来几年里的最大受益者。

科技在解决人类真正难题中发挥的效用是带给我最大的启蒙之一。多年来与全球各地使用云端运算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客户见面後,我们萌生想法,随即开始透过一个名为《Now Go Build》的节目记录他们的故事。我们在节目中介绍了一位鼓舞人心的客户,是一家名为 Z-Works 的日本公司,该公司专注於改善养老服务,并以技术帮助扩展此规模。

Z-Works 面临的问题是在越来越少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情况下,如何为日本的老年人提供智慧又周到的照顾。这家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在养老院的床上和整个房间内布置感测器,并将所有感测器连接到云端持续进行资料分析。

这些感测器不仅只是侦测生命徵象而已。由於这些感测器执行着在云端训练好的 ML 模型,因此它们也可以判断老人是否去了洗手间就没有回来。在那样的情况下,系统可以通知值班人员去查看老人的状况。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高度智慧化的空间带来的高度人性化反应。

如果人们意识到需求,他们也会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是由私有且安全的资料流程提供的 ML 模型,透过智慧动作向人们发出讯号。我们正迈向一个里程碑,就是环境运算、物联网感测器集合、远距/行动资料蒐集和边缘处理、以及像亚马逊 Alexa 这样的智慧装置等,将如同我们一直期待的那样产生真正的正面影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将看到智慧空间在许多场景中涌现,而养老服务领域将首当其冲。这可能是一些简单的任务,像是从调暗灯光、锁门、关掉忘记关闭的烤箱,到更贴近老年人生活、更具主动性的事情,例如在正常生活模式出现偏差时提出问题,并在必要时实行常识性的解决方案。这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照顾,在人口老化的情况下,这代表着我们将创造一个新的家庭类别,使人们能够真正地安居家中。

预测四:永续发展将拥有专属架构

2022 年,开发人员将开始对他们搭建的系统和应用做出具有永续发展意识的决策。他们将寻找新的云端架构方法,以同时满足和优化保护地球和终端使用者的需求。

作为开发人员,我们受到的训练是针对安全、效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优化架构。永续发展在2022年将成为一个新的考虑因素。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开始看到,开发人员积极地建构具有永续发展性的架构。他们不仅是针对正在解决的问题,也会将地球的永续发展纳入考量。

♦ TO 延伸阅读:微软「氢经济」愿景:用氢燃料为 Azure 资料中心供电,2030 达成负碳排目标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影片和音乐能有更高的音质和画质、网页载入速度更快、能储存越来越多的照片,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便利性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尽可能快速地进行下载?

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也就是在稍微影响下载速度的情况下,以更加「碳排放友好」的方式来储存资料?我们能否提供比 4K 品质稍低的影片串流以减少碳足迹,并且透过大规模的实践,从而为地球带来积极影响?永续架构将会在决策时把上述这些因素列入考量。

♦ TO 延伸阅读:电子化不等於环保!寄 Email、看 Netflix 都在增加你的「数位碳足迹」

开发人员将会积极地减少其应用程式的碳足迹。这将在各个领域中进行,例如他们将选择应用程式的执行位置以利用电网中的绿色能源,或考虑处理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甚至指定使用专门的晶片组合。当以网路规模执行时,即使是很少量的节省也可以扩散成巨大的影响。我们也将看到开发人员进一步考虑适时关掉资源时所展现出的力量。

「永远开启」是许多人的口号,但这是有代价的。考虑到「永远开启」架构必需在空闲时也占用资源,我们开始看到新的趋势,即「最环保的能源就是不使用的能源」。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做高可用性架构设计,而是我们的架构决策将更具有永续发展的意识。

AWS 致力於做出明智的基础设施选择以技术性地使用能源。我们有望比最初设立的 2030 年目标提早五年,在 2025 年就实现 100% 利用可再生能源。不过,AWS 以风力、太阳能或水电能源来执行云端,只是开发人员及公司营运者承担永续发展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将要求越来越多的客户、员工和潜在员工一起面对共同的责任,并做出真正的努力。

预测五:新一波网路连接成为新类别的应用

低轨道(LEO)卫星将为地球的各个角落带来可负担的宽频网路。这将改变数十亿人的生活:教师、学生、小型企业,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上网。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两万多颗卫星将在地球上方的低轨道上呈扇形散开。其中将有大约 1,500 颗来自亚马逊的 Project Kuiper 专案,该专案是一个卫星网路,目标是向全世界没有服务及服务不足的社群提供快速、可负担的宽频网路(第一批卫星计画於 2022 年秋季进入轨道)。随着开始覆盖这种地球规模(planet-scale)的宽频,将有一类全新的应用从中受益。

今天,大多数数位应用都受到这些专为低位元率或间歇性网路连接而设计的现有网路限制。在一些使用场景里,数位应用和系统被设计为可以离线操作,但相较於即时连接的同类产品,通常很快就过期或者功能受限,例如传统的 GPS导航设备与手机的 App 导航相比就是如此。

当人们不再受网路连接、频宽或延迟限制时会发生什麽事?当这些地方覆盖上人人都负担得起的网路时,一个从未开发并富有可能性的世界就成真了,我们将开启低轨道卫星带来的新格局。

有了无所不在的网路连接,我们将开始解放现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场景。想想看,每个孩子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学习工具;中小企业掌握他们所需的数位工具从而赢得更多客户,他们的业务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可以更轻松地监测偏远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可以更准确地追踪火灾和洪水等灾害,从而更快地采取行动。

拥有太阳能设备、重型设备或分布广泛的建筑等远距资产的大型企业,能够更佳地优化这些资产的使用及维护。物流运输公司可以在其车辆、飞机和船只的执行过程中连续上传资料到云端以供存取,并定期向地面、空中和水上的各种交通工具提供更新下载等。无处不在的网路连接将把我们从智慧空间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国家,最终走向智慧世界。

(本文讯息由 AWS 提供,内文与标题经 TechOrange 修订後刊登。新闻稿 / 产品讯息提供,可寄至: [email protected],经编辑台审核并评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